新闻中心
News
在近日接受德国媒体专访时,德国国家队主帅尤利安·纳格尔斯曼(Julian Nagelsmann)罕见回溯了2024年欧洲杯半决赛对阵西班牙的争议时刻——后卫马克·库库雷利亚(Marc Cucurella)的禁区手球未判事件,纳帅首次详细剖析了当时的心理状态,直言:“回看录像时,我甚至惊讶于自己的冷静,因为我知道,只要终场哨没响,我们就还有机会。”
那场在慕尼黑安联球场进行的半决赛,堪称当届欧洲杯最胶着的对决,比赛第78分钟,德国队边锋贾马尔·穆西亚拉(Jamal Musiala)的传中球击中西班牙后卫库库雷利亚扬起的手臂,但主裁判丹尼尔·奥萨托(Daniele Orsato)未予判罚,VAR也未介入,这一判罚直接影响了比赛走势,西班牙最终通过加时赛2-1淘汰东道主,挺进决赛。
“那一刻,整个教练席都跳起来了,但我只是站在原地盯着裁判,”纳格尔斯曼回忆道,“从我的角度,球明显打中了库库的手臂,而且他的动作扩大了防守面积,但裁判的视角可能被遮挡了。”尽管纳帅承认自己“内心怒火中烧”,但他迅速调整策略,向球员传递了“专注比赛”的信号。
纳格尔斯曼的冷静并非偶然,这位以战术灵活性著称的少帅透露,他早在赛前便预判了裁判尺度可能带来的变数:“我们分析过奥萨托的执法风格,他倾向于让比赛流畅进行,所以我告诉队员,无论发生什么,必须保持情绪稳定。”
这一理念在后续比赛中得到验证,即便错失点球机会,德国队仍通过高压逼抢在加时赛创造多次射门,可惜未能改写比分。“足球就是这样,争议永远存在,但抱怨改变不了结果,我们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反应,”纳格尔斯曼强调。
赛后,德国足协曾向欧足联提交抗议,但未获回应,舆论分为两派:名宿洛塔尔·马特乌斯(Lothar Matthäus)批评裁判“毁了一场经典对决”,而西班牙媒体则引用规则解释,称库库雷利亚的手臂处于“自然位置”。
对此,纳帅展现出罕见的包容:“规则解读本就存在灰色地带,我更遗憾球队没能用进球让争议失去意义。”他特别称赞了对手西班牙的韧性:“他们配得上胜利,但我也为我的球员骄傲,我们证明了德国足球的复兴之路已经开启。”
这次访谈中,纳格尔斯曼多次提到“心理韧性”对现代足球的重要性,他透露,欧洲杯后德国队新增了运动心理专家团队,帮助球员应对高压环境。“大赛中,一个细节就能决定命运,如果我们当时因判罚失控,可能连加时赛都撑不到。”
这种反思已初见成效,在刚刚结束的欧国联比赛中,德国队连续逆转法国与荷兰,展现出极强的抗压能力,年轻球员弗洛里安·维尔茨(Florian Wirtz)表示:“教练总说,愤怒和遗憾应该转化为动力,欧洲杯的教训让我们更强大。”
尽管欧洲杯止步四强,纳格尔斯曼的执教仍获德国足协高度认可,他与球队续约至2026年世界杯,目标直指冠军。“那次手球争议会成为我们历史的一部分,但绝不是终点,”纳帅坚定表示,“下次大赛,我们会准备好应对一切——包括裁判的判罚。”
随着贝林厄姆、穆西亚拉等新核的成熟,德国队已被视为下届世界杯夺冠热门,而纳格尔斯曼的这次坦诚回顾,或许正预示着一段新传奇的开端,正如他在专访结尾所言:“真正的强者,永远相信下一个机会。”
(完)